南京固强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固强技术

    房屋安全鉴定

    房屋安全鉴定、工程设计司法鉴定许可证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抗震鉴定资质

    xsjd1110.jpg
     

    技术介绍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是对已有建筑我存在缺陷和隐患可靠度降低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其恢复原有可靠度,延长使用寿命的过程。同时由于业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的改变,有时会对其进行加固改造等。根据国家对既有建筑的相关规范,加固改造前及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利情况等等均需要对房屋做相应的鉴定。

    一、房屋鉴定的类别
    (1)房屋可靠性鉴定
    对结构建筑质量方面有怀疑的鉴定;建筑物达到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增加房屋使用荷载或改变结构布置的鉴定;建筑物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建筑物出现结构性损伤的鉴定;
    (2)灾后房屋损伤程度鉴定
    火灾后结构损伤程度、残余承载力及结构可靠性的鉴定;水灾后砌体结构房屋损伤程度鉴定。
    (3)施工周边房屋安全鉴定
    施工前的证据保全鉴定;施工中及施工后的损坏原因、程度及安全鉴定。
    (4)房屋损害纠纷鉴定;
    (5)危险房屋鉴定;
    (6)生产经营场所房屋安全鉴定;
    (7)建筑结构抗震鉴定;
    (8)建筑物建造年代鉴定。
    二、鉴定方法
    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经验法、实用鉴定法和概率法。
    传统经验法:主要以原有设计规范为依据,按个人经验观察及计算结果来评估结构可靠性的一种经验方法。其特点是荷载计算以实际调查为准,材料取值以经验评定为依据,对原设计采用的规范依据、理论计算、计算图形加以分析,判定其与实际结构是否相符。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专家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结构可靠性做宏观评价,其具有鉴定程序少、花费低、方法简单、速度快等特点。但结构比较粗糙保守,与专家的水平密切相关。
    实用鉴定法:是在传统经验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和试测技术,对结构材料强度等实测值进行分析和计算,按规范要求进行综合性鉴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调查、材料试验和结构检验。然后逐项评价、综合评定,对建筑物做出较准确的鉴定。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且有效性较高,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可靠性鉴定方法。
    概率法:是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统计规律,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鉴定。其是将结构抗力和作用效应之间建立一定的数量关系。只要计算出失效概率,也就能得出建筑物的可靠度。但失效概率是建立在大量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而建筑物事故鉴定事先恰恰缺乏这些资料的收集,因而概率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是一项全国性工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校舍安全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学校建设成最抗震的建筑,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之一。

    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和新建工作应与当地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统一组织实施,其技术要求还应遵守有关专门规定。
     经排查需进行抗震鉴定校舍的鉴定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校舍加固改造是针对经鉴定需加固改造的校舍实施加固改造,主要包括加固改造设计、加固改造工程施工、加固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校舍加固改造设计应当以鉴定报告为依据。

     经鉴定或加固后符合本细则要求的现有中小学校舍,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与现有中小学校舍后续使用年限相应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当遭受与现有中小学校舍后续使用年限相应的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与现有中小学校舍后续使用年限相应的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对于后续使用年限50 年的现有中小学校舍,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相同的设防水准;后续使用年限少于50 年的现有中小学校舍,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50 年鉴定和加固的建筑。本细则中的现有中小学校舍指中学、小学的学生教学和生活用房,建筑类型包括:教学用房     (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微机室、语言室等)、学生宿舍和食堂。

    技术方式:

    1. 面层加固法
    在砌体墙侧面增抹一定厚度的水泥砂浆或钢筋、水泥砂浆的加固方法。

    2. 板墙加固法
    在墙侧面设置钢筋网并浇注或喷射混凝土的加固方法。

    3. 外加柱加固法
    在砌体墙交接等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加固方法。

    4. 壁柱加固法
    在砌体墙垛(柱)侧面增设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

    5. 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并增配钢筋,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方法。

    6.外粘型钢加固法
    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型钢、扁钢焊成的构架并灌注结构胶粘结剂,实现整体受力,约束原构件的加固方法。

    7.增设抗震墙加固
    当房屋因平面布局不合理、抗震横墙间距过大而导致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一般宜采用新增抗震墙的办法进行加固。

    8.外加圈梁一构造柱加固

    适用于实际圈梁和构造柱布置不符合《鉴定标准》要求以及需要加强内外墙连接整体性的校舍。

    9.钢绞线网一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砂浆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高强钢绞线网具有强度高、不生锈、运输及施工方便的优点。聚合砂浆为无机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良好,因此该技术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老化、施工简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采用钢绞线网一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时,原墙体砌筑的块体实际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

    10.改变结构体系加固

    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是采用一定技术措施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降低控制截面内力,提高结构体系整体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11.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加固

    当构件受弯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在构件的受拉区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扁钢)或碳纤维布的方法进行加固。

    12.增设抗震支撑加固

    在目前大量使用的抗震结构体系中,从新增有效的抗侧力构件入手,改变原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格局,形成在较大地震作用发生时由新加结构吸引并承担大部分地震作用,使原有较弱老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形,不产生新内力,从而确保新老结构各司其职,可以较好地保证加固后结构安全。

    13.单跨框架结构的加固

    新修订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规定重点设防类的框架结构不得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否则需进行加固。对于单跨结构校舍,不仅应针对构件进行加固,更要从增加结构冗余度、改变结构体系、提高抗震耗能能力等方面改善和加固结构。

    14.填充墙加固及混凝土缺陷修补

    填充墙能大幅度提高框架的初始刚度。双面夹板墙加固填充墙能使填充墙的初始刚度提高约1倍,单面夹板墙加固填充墙能使填充墙的初始刚度约提高0.5倍,碳纤维加固填充墙框架的填充墙刚度衰减速度更小些。

    当裂缝宽度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时,应先修补裂缝,裂缝修补好后方可进行抗震加固。



南京固强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固强技术
点击量:3343 :2019-07-19 00:00:00

房屋安全鉴定、工程设计司法鉴定许可证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抗震鉴定资质

xsjd1110.jpg
 

技术介绍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是对已有建筑我存在缺陷和隐患可靠度降低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其恢复原有可靠度,延长使用寿命的过程。同时由于业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的改变,有时会对其进行加固改造等。根据国家对既有建筑的相关规范,加固改造前及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利情况等等均需要对房屋做相应的鉴定。

一、房屋鉴定的类别
(1)房屋可靠性鉴定
对结构建筑质量方面有怀疑的鉴定;建筑物达到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增加房屋使用荷载或改变结构布置的鉴定;建筑物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建筑物出现结构性损伤的鉴定;
(2)灾后房屋损伤程度鉴定
火灾后结构损伤程度、残余承载力及结构可靠性的鉴定;水灾后砌体结构房屋损伤程度鉴定。
(3)施工周边房屋安全鉴定
施工前的证据保全鉴定;施工中及施工后的损坏原因、程度及安全鉴定。
(4)房屋损害纠纷鉴定;
(5)危险房屋鉴定;
(6)生产经营场所房屋安全鉴定;
(7)建筑结构抗震鉴定;
(8)建筑物建造年代鉴定。
二、鉴定方法
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经验法、实用鉴定法和概率法。
传统经验法:主要以原有设计规范为依据,按个人经验观察及计算结果来评估结构可靠性的一种经验方法。其特点是荷载计算以实际调查为准,材料取值以经验评定为依据,对原设计采用的规范依据、理论计算、计算图形加以分析,判定其与实际结构是否相符。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专家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结构可靠性做宏观评价,其具有鉴定程序少、花费低、方法简单、速度快等特点。但结构比较粗糙保守,与专家的水平密切相关。
实用鉴定法:是在传统经验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和试测技术,对结构材料强度等实测值进行分析和计算,按规范要求进行综合性鉴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调查、材料试验和结构检验。然后逐项评价、综合评定,对建筑物做出较准确的鉴定。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且有效性较高,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可靠性鉴定方法。
概率法:是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统计规律,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鉴定。其是将结构抗力和作用效应之间建立一定的数量关系。只要计算出失效概率,也就能得出建筑物的可靠度。但失效概率是建立在大量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而建筑物事故鉴定事先恰恰缺乏这些资料的收集,因而概率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是一项全国性工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校舍安全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学校建设成最抗震的建筑,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之一。

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和新建工作应与当地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统一组织实施,其技术要求还应遵守有关专门规定。
 经排查需进行抗震鉴定校舍的鉴定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校舍加固改造是针对经鉴定需加固改造的校舍实施加固改造,主要包括加固改造设计、加固改造工程施工、加固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校舍加固改造设计应当以鉴定报告为依据。

 经鉴定或加固后符合本细则要求的现有中小学校舍,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与现有中小学校舍后续使用年限相应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当遭受与现有中小学校舍后续使用年限相应的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与现有中小学校舍后续使用年限相应的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对于后续使用年限50 年的现有中小学校舍,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相同的设防水准;后续使用年限少于50 年的现有中小学校舍,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50 年鉴定和加固的建筑。本细则中的现有中小学校舍指中学、小学的学生教学和生活用房,建筑类型包括:教学用房     (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微机室、语言室等)、学生宿舍和食堂。

技术方式:

1. 面层加固法
在砌体墙侧面增抹一定厚度的水泥砂浆或钢筋、水泥砂浆的加固方法。

2. 板墙加固法
在墙侧面设置钢筋网并浇注或喷射混凝土的加固方法。

3. 外加柱加固法
在砌体墙交接等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加固方法。

4. 壁柱加固法
在砌体墙垛(柱)侧面增设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

5. 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并增配钢筋,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方法。

6.外粘型钢加固法
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型钢、扁钢焊成的构架并灌注结构胶粘结剂,实现整体受力,约束原构件的加固方法。

7.增设抗震墙加固
当房屋因平面布局不合理、抗震横墙间距过大而导致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一般宜采用新增抗震墙的办法进行加固。

8.外加圈梁一构造柱加固

适用于实际圈梁和构造柱布置不符合《鉴定标准》要求以及需要加强内外墙连接整体性的校舍。

9.钢绞线网一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砂浆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高强钢绞线网具有强度高、不生锈、运输及施工方便的优点。聚合砂浆为无机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良好,因此该技术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老化、施工简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采用钢绞线网一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时,原墙体砌筑的块体实际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

10.改变结构体系加固

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是采用一定技术措施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降低控制截面内力,提高结构体系整体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11.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加固

当构件受弯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在构件的受拉区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扁钢)或碳纤维布的方法进行加固。

12.增设抗震支撑加固

在目前大量使用的抗震结构体系中,从新增有效的抗侧力构件入手,改变原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格局,形成在较大地震作用发生时由新加结构吸引并承担大部分地震作用,使原有较弱老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形,不产生新内力,从而确保新老结构各司其职,可以较好地保证加固后结构安全。

13.单跨框架结构的加固

新修订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规定重点设防类的框架结构不得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否则需进行加固。对于单跨结构校舍,不仅应针对构件进行加固,更要从增加结构冗余度、改变结构体系、提高抗震耗能能力等方面改善和加固结构。

14.填充墙加固及混凝土缺陷修补

填充墙能大幅度提高框架的初始刚度。双面夹板墙加固填充墙能使填充墙的初始刚度提高约1倍,单面夹板墙加固填充墙能使填充墙的初始刚度约提高0.5倍,碳纤维加固填充墙框架的填充墙刚度衰减速度更小些。

当裂缝宽度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时,应先修补裂缝,裂缝修补好后方可进行抗震加固。




电话:13611587054 刘总